本文转自:检察日报
湖北省人大代表潘蕾:
幼有优育 幼有善育
潘蕾在幼儿园公共阅读区给孩子们讲述动物成长的故事。
晨光微露,湖北省咸宁市交通实验幼儿园彩虹门下,湖北省人大代表、该园园长潘蕾,和每个入园的孩子挥手问好。孩子们欢快地喊着“园长妈妈”,像小鸟般扑进她温暖的怀抱。
走进幼儿园的“萌宠乐园”,潘蕾站在梅花鹿的房舍前,手把手教孩子们给小鹿喂食。“别怕,小鹿不会伤害你的。”她温柔地鼓励孩子们和动物互动,叮嘱孩子们要爱护动物。
作为孩子们的“园长妈妈”,潘蕾始终相信教育要从心开始,用爱浇灌每一颗幼小的心灵。“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,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发光。”这是潘蕾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在潘蕾的办公桌上,摆放着一本厚厚的“教育日记”,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施教方案:天天有绘画天赋,为她策划一场个人画展;小九擅长主持,让她主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……她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倾注心血,独创的“教师特长档案”让人眼前一亮:李红老师擅长手工,王莲老师喜欢唱歌,吴媛媛老师热爱戏曲,李梦莹老师擅长视频制作,钱莹老师擅长朗诵表演……这些特长不仅被详细记录,更成为幼儿园开展特色课程的重要支撑。在潘蕾的主导下,姣点美术工作坊、姣响爱乐团、戏曲工作坊等开办起来,阮涛、童贞等一批“咸宁名师”脱颖而出,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也节节攀升。
作为园长,潘蕾深知学前教育不仅要靠爱,更要靠创新。她在幼儿园进行“双轨制”改革,一方面,推动老校区硬件设施全面升级,保留“生活即教育”的传统特色;另一方面,在新校区大胆引入生态和科技元素,打造“未来幼儿园”样板。这种“经典与创新”并行的办学模式,很快成为咸宁市学前教育的标杆。
2018年,潘蕾推动成立咸宁市首个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“罗云名师工作室”,最初只有8名成员,如今已发展为咸宁幼教系统唯一的省级名师工作室。从简单的教学交流,到承担国家级课题,工作室累计举办线上线下讲座50余场,成功申报各级课题23项,多项研究成果获省市一等奖,带动了咸宁市学前教育的发展。
童以食为安,膳以育为本。2023年,潘蕾主导建设的湖北省首个“幼儿园安全智慧监管平台”正式投入使用。这个集食材溯源、体温监测等12项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,大大提高了食堂安全管理水平,吸引了省内外各大学校前来交流观摩,家长满意度达98%。在教学创新方面,她构建的特色课程体系同样令人称赞,游泳、足球、非遗等特色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,“体能韵律馆”“蒙氏体验馆”“烘焙馆”等实践空间则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。咸宁市交通实验幼儿园先后获得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、湖北省文明单位、湖北省平安校园等荣誉,并入选首批全国“足球特色幼儿园”“生态友好幼儿园”“湖北省幼师国培基地园”。
作为湖北省人大代表,潘蕾不仅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,更将目光投向法治护航教育的实践。她多次参与咸宁市检察院组织的检察开放日等活动,为未成年人保护、家庭教育、妇女权益保障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。今年6月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》正式实施,她带领团队精心制作《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》视频、《学前教育法下的责任落地与风险防控》课件,分享“依法办园、依规治班”的心得与实践。同时她将传统民俗和现代科技相结合,举办“六一邂逅端午·科技点亮民俗”双节同庆活动,精心创设多元教育场景,阐释“科学保教、家园协同、全面发展”的立法精神。
“我们要让法治教育在每个家庭落地生根。”潘蕾说,今年6月24日,她携手咸宁市检察院举办“学前‘法’则·家园同行”主题沙龙,向家长传达依法科学育儿的理念。在湖北省两会上,她提出“建立县域教研联盟体”的建议,主张以省级示范园为核心,联动乡镇幼儿园,实现教育资源共享,引起广泛关注。自当选湖北省人大代表以来,潘蕾积极组织城区优秀幼师前往乡镇幼儿园,累计开展送教、送培、送研活动50余次,毫无保留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传授给乡镇幼儿园教师,有力推动了乡镇幼儿园办园水平的提升。
从清晨迎接第一个孩子入园,到傍晚目送最后一个孩子离园;从细心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,到精心培育每一位教师的专长;从推动幼儿园改革创新,到为教育事业建言献策……潘蕾用28年的坚守诠释着教育者的初心与使命。正如她常说的:“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我们要用毕生的爱去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。”
在教育之路上,潘蕾步履坚定,用爱与责任书写着“幼有优育、幼有善育”的时代答卷。
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