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天待在空调房间看电视
抱着iPad玩到不肯撒手
躲在被窝里偷刷短视频
开学前作业赶工到凌晨
……
是不是你家孩子的暑假日常
这些不良习惯如同“隐形杀手”
悄无声息地威胁着孩子们的视力健康
暑假是孩子放松身心的好时机,但同时也是科学用眼的懈怠期。每年暑假期间,合肥普瑞眼科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门诊都会迎来就诊高峰,其中缺乏户外运动、作息不规律,以及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,是导致暑期儿童青少年近视度数“暴涨”的主要原因。
一、容易被忽视的近视诱因
1、户外活动时间不足
户外活动是最有效、最经济的预防近视方法。研究证实,光线可以促进眼底视网膜释放多巴胺,多巴胺可以减慢眼轴长度的伸长,有效地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。一般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,或者每周累积达到14个小时。
在户外活动中,孩子会自然减少使用电子设备、伏案读写等近距离用眼行为,通过自然用眼减少近距离用眼疲劳。有效的户外活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:充足的光照,户外活动最好在白天,晚上的户外活动是无效的;时长要足够,需要注意的是,正午强光直射可能损伤眼睛,建议选择上午10点前、下午4点后户外活动。
2、过量摄入甜食
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2020年发布的《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(幼儿园版)》中指出,如果经常吃甜食,摄入过多糖分,有可能增加近视发生的概率或加重近视。原因可能是甜食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会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1和钙质,这两种物质对于维持眼球的正常生理功能都至关重要。
日常生活中,家长应控制孩子的甜食摄入,儿童青少年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。孩子应均衡饮食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、含钙的食物,为眼球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。
3、用眼环境设置不当
如果周围环境光线不足,眼睛需频繁调节焦距,大大增加了用眼负担,易导致疲劳。阅读书写时环境很重要,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,光线要均匀、明亮,光线不足时,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,不要在昏暗的环境下阅读。
4、忽略定期视力监测
部分家长认为“孩子自述视物清晰即无问题”,但近视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孩子自己可能并不会意识到视力下降,而家长也难以察觉。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,建立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,一旦发现异常,有助于在近视刚开始时进行干预(如控制用眼时间、增加户外活动),制定个性化的近视管理方案,可以有效延缓近视的加深。
二、近视后的应对措施
1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
科学安排户外活动,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遵循“20-20-20”护眼法则:每用眼20分钟,抬头看20英尺(约6米)远的物体20秒;读写姿势“三个一”:一拳一尺一寸,胸口离桌子一拳,眼睛离书本一尺(约33厘米),手指离笔尖一寸;优化用眼环境,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和强度,投影仪>电视>电脑>平板电脑>手机。
2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
均衡饮食,不挑食,控制甜食摄入,日常应多摄入富含叶黄素(菠菜、玉米)、维生素A(胡萝卜、鸡蛋)的食物。
3、保证充足睡眠
保证充足睡眠时间,建议小学生每天10小时以上、初中生9小时以上,高中生8小时以上,促进眼部发育及修复,避免熬夜。
4、及时就诊
观察孩子视力的异常信号,如发现孩子经常眯眼、揉眼、歪头看东西,要及时带孩子检查。一旦确诊近视,应遵医嘱进行科学干预,并定期验光复查,否则时间一长,不仅会加快近视发展,还会影响儿童的正常视觉发育。
近视警报
若孩子出现以下行为,可能是近视前兆,需及时检查,早发现早干预:
● 频繁眨眼、揉眼;
● 看东西眯眼或歪头;
● 抱怨眼睛酸胀、头痛;
● 读书时书本越拿越近。
合肥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、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主任汪丽娟温馨提醒:暑假是儿童近视度数快速增长的“高危期”,家长日常要注意管好孩子用眼行为,帮助养成科学用眼习惯,多进行户外活动,定期去正规、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眼部检查,远离视力问题,守护好他们的清晰视界!
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